你知道河南获嘉五福村的来历吗,故事凄美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m.39.net/disease/a_6173182.html

河南省获嘉县s省道和冢冯公路在获嘉县中部交叉,从交叉口顺着冢冯公路往南走两公里遇到一个村子就是后五福村,再向南走一公里就是前五福村,两个村一前一后,南为前北为后,当地人一般都把两个村统称五福村。

五福村名的由来还得从几千年前的商朝末期说起。

相传商朝末期,西岐周王室逐步做大,商朝纣王已经感觉到西周王室对商朝的威胁,为了维护商王朝的统治,商纣王派了一员大将率重兵把守商朝国都朝歌的西门户——甯(同宁)邑,甯邑就是现在获嘉县、武陟县、修武县、新乡县这么一大片地方,地处太行山和黄河(当时的黄河北岸就在获嘉县,现在黄河已经向南滚动了几十里)之间,是西周通往商朝国都朝歌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前五福村口文化墙

这员大将叫大甯,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多次在商朝征伐东夷的战斗中立功,纣王为了强化商朝的统治地位,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特别是征伐东夷(今山东地区),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年,征伐东夷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纣王就把大甯派到甯邑驻守,说明纣王已经意识到防备西周王室的反叛已经迫在眉睫,另外说明纣王对大甯作战能力的认可。

大甯是甯邑当地出生的人,甯邑这个地方对“甯”字有特别的崇拜,以“甯”字命名的人很多,比如大甯的父亲就叫太甯。据说大甯的祖上叫甯,是上古时期甯邑这个地方的部落首领,该部落也叫甯部落,甯邑这个地名就出自甯部落。

大甯驻守在甯邑,挡住了西周军队进攻商朝的路线,有大甯把守甯邑,西周大军很难攻克这个地方,西周大军的军师姜子牙在大军渡黄河前,未雨绸缪,使用了两个计策,一是派人到商朝国都朝歌散布“大甯回到甯邑,拥兵自重,有反叛苗头”“大甯是甯邑人,重兵在家乡驻守,家乡人很支持他,妄想独立”等言论,使商朝上下对大甯疑虑重重,纷纷向纣王谏言,注意防范大甯,纣王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后,就又派出了一个监督大臣,到甯邑驻地,监督大甯。

前五福村街景

大甯见纣王派大臣监督自己,渐渐对纣王不满,监督大臣对大甯横加指责,再加上纣王听信谗言、亲近小人、残害忠臣,使大甯对商朝更加离心离德,对商朝上下心坏怨恨。

之后,姜子牙又派人向大甯宣讲周武王的仁义,劝说大甯归顺西周,周武王姬发也答应把邘叔(周武王之子,后受封邘国)之女邘菡嫁给大甯,在这样的情形下,大甯决心反叛商朝,归顺西周。

武王大军渡过黄河来到甯邑,和大甯里应外合,杀死了监督大臣,举兵响应西周军队,使武王大军兵不血刃轻松攻占了甯邑这个战略要地。

大甯成了武王大军攻占甯邑的头号功臣。

武王大军驻扎在甯邑,修武备战,秣马厉兵,筑坛盟誓,准备和纣王大军作最后决战。

前五福村委大院

同时,武王重赏大甯,并承诺伐纣成功,等待大甯的将是封侯拜相,迎娶武王孙女,成为周武王殿前的头号红人、周王朝一员勇猛无敌、震慑群雄的辅国大将。

可惜,在随后的牧野大战中,大甯为了追拿纣王大将飞廉,率兵在黄河岸边对飞廉紧追不放,误入对方圈套,被飞廉布置的兵士乱箭射死。

大甯死后,被安葬在今前五福村东一片高岗上,在牧野大战结束后,周武王建立周朝,为了纪念大甯的功绩,就在大甯的墓地前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重重封赏大甯的父亲太甯和大甯手下的两个家将。

武王大军撤兵时,太甯和大甯手下的两个家将情愿放弃封赏,也要求在大甯墓前,为大甯守墓。

姜子牙见此,就令人在大甯墓地周围建造了一个小土城,让太甯和大甯的两个家将以及愿意居住在此地的将士家眷住在城中,共同守护大甯的墓地。

前五福村白爷庙

飞廉射杀大甯后,在牧野大战中被俘,在将要被问罪处斩时,飞廉被居住在大甯墓地土城里人的忠义感动,提出愿意终身为奴,为大甯守墓,姜子牙由此赦免了飞廉的死罪。

这个土城后来被人称为大甯城。

大甯的父亲太甯常年风雨无阻守在儿子墓前,以高寿无疾而终,终年九十六岁。

大甯的两个家将,一个常年为大甯扫墓,身体康健从无疾病,一个常年在大甯城里济危扶困,救人危难。死后均葬在大甯墓地。

飞廉在大甯城里,多次率领城里的居民抵御洪水泛滥,渡过了一次又一次洪灾,死后,城里的居民尊照飞廉的遗愿,把飞廉葬在大甯墓地,终身陪伴大甯。

后来,一次更大的黄河洪水袭来,冲垮了大甯城,大甯城从此消失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

后五福村口文化墙

周武王的孙女邘菡没有忘记大甯,后来在大甯城的西边出资为大甯建了一个庙,纪念大甯。

后来,人们又把大甯的父亲太甯、大甯的两个家将以及飞廉都供奉到了庙里,人称“五夫庙”。

后来,人们把太甯的长寿、大甯的尊贵、两个家将的康宁、好德以及飞廉的善终,称为“五福”,把“五夫庙”改称“五福庙”。

据说,“五福庙”的香火很旺,前来焚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逐渐在“五福庙”前形成了一个集会,人称“五福集”。

再后来,一直到了明朝移民时期,人们在“五福庙”的前后建了两个村子,“五福庙”前面的村叫前五福,“五福庙”后面的村叫后五福。

之后,因兵荒马乱,“五福庙”逐渐消失,前五福、后五福留存了下来。

之后,两个村里的人们在说起五福村的由来时,都会提到“大甯城”和“五福庙”。

以上就是前五福村、后五福村两个村名的来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7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