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即“八百诸侯会孟津”的两年后,羽翼丰满的周武王姬发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从都城丰镐出发,兴师伐纣。当西周大军行经宁邑,即将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大军在列阵的时候遭遇了大雨,列阵无法继续前行,而武王的盾(木制)也莫名其妙折为三段。
武王伐纣路线图(来源:网络,侵删)
古人信仰天人感应,周武王担心突然的大雨是上天对其出兵伐纣的警示,忧心忡忡地向姜太公问道:“是不是我们讨伐纣王的时机未到?”姜太公则答道:“盾折为三段是上天让我们兵分三路,天降大雨正是为了洗刷我们的兵甲,让我们轻装上阵啊!”
周武王姬发像
武王闻之大喜,第二天一早,武王便与随同征伐的各路诸侯设坛盟誓(即今同盟山遗址),之后便率大军进抵牧野(今新乡市北部)。纣王临时组织了七十万奴隶大军进行抵抗。但奴隶们一击即溃,临阵倒戈,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周武王“未阵而雨”的宁邑,也因为这次伐纣大军的临时修整而改名为修武,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西南约10千米处的田野之上,官方正式的名字叫齐州故城,当地人称之为“庄王城”。
卫星图(来源:GoogleEarth)
宁邑因毗邻殷商的都城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区南部),属于殷商的畿内之地和朝歌的西门户。从西周到春秋早期的大部分时期,此地属卫国所有,春秋后期则被东周王室又划给了晋国。战国初期三家分晋,修武属魏。魏国富庶,在境内修筑了大量城池,推断齐州故城的现存城址可能就是在魏国时期所筑。
北城墙
战国后期,秦国不断东侵,修武被秦国占领,属于秦国的南阳之地。秦统一六国后,修武设为县置,隶属于三川郡卫州管辖,县治迁于南阳城(今获嘉县城),原来的修武城则被称为“小修武”,也就是现在的齐州故城。
航拍(/4/1)
据《汉书·高帝纪》中记载,公元前年,楚汉争霸正酣。刘邦自荥阳退守至成皋(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虎牢关村),被项羽大军所围困。而韩信则在黄河北岸攻打韩赵魏代等国,连战连捷,兵势正旺。
为扭转战争局势,刘邦与夏侯婴一起悄悄从成皋的玉门(今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玉门古渡)向北渡过黄河,夜宿于小修武。第二天一大早突然出现在韩信的大军中,夺取了赵王张耳和韩信的兵权,并在小修武南犒赏军队。(此处《史记》与《汉书》记载略有不同,汉书记载为“临河南乡军小修武”,《史记》中则记载为“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
汉军士气大振,刘邦也再次夺回了争霸的主动权,之后战争局势逐渐逆转,最终让霸王项羽魂断乌江。
在被刘邦夺取北地兵权后,韩信被刘邦派往齐地征战,第二年被刘邦封为齐王。
楚汉争霸形势图
有学者据此推断此地的“齐州故城”之名为讹传,实则应为“齐王故城”。但这里有两个疑点,其一是史籍中均记载刘邦夺取的是赵王张耳和韩信的兵权,并派赵王张耳向赵地征兵,所以不难看出这次夺兵权大多是赵王张耳的军队,张耳的职位名义上要高于韩信,齐州故城旁边的张巨村旧称为张耳营,如果韩信驻扎在城里的话,古城应该被称为韩信城才符合常理,但无论是《史记》或《汉书》均记载的是,刘邦夜宿小修武,第二天一早才赶到张耳和韩信的军营,说明张耳和韩信驻军点并不在这里,很可能就是合兵驻扎在古城旁边的张巨村(原名张耳营);其二是刘邦北夺韩信兵权是公元前年,而韩信封王则是在一年之后,因此驻兵于此时韩信还不是齐王,所以称为齐王城也名不副实。
东城墙
这两个疑点也只是在逻辑上进行的推断,真实与否不得而知。当地人称古城为“庄王城”,传说是这里是春秋时期“苗庄王”贲皇所建的城邑。史料载,春秋时期楚国内乱,楚庄王灭若敖氏之族,有个叫贲皇的人逃到晋国,晋楚相争时多次为晋国出谋划策,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晋国将其封在苗邑。但经考证,苗邑其实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部,而且按照春秋时期的礼制,晋国国主都仅能称为“公”,作为晋国大臣的贲皇则更不敢自称为王,所以我认为“庄王城”因贲皇而得名应该是错误的。
至于为何被称为“庄王城”,推断可能在历史的某个朝代,这里曾经是某位庄王的封地,才有了这个称谓并流传下来,不过尚未找到史料佐证。
夯土层
南城墙
汉朝之后,修武县治先是在今获嘉县城所在的位置,一直到北齐时期,迁到今修武县城。唐朝时期,获嘉县治从今南修武城(今获嘉宣阳驿村)迁至今获嘉县城。
获嘉之名来源于西汉时期,公元前年,南越国相吕嘉叛乱,杀死了南越王赵兴,武帝遂调遣汉将路博德、杨仆率师五路去讨伐吕嘉。次年,汉武帝东巡到汲县的新中乡时(今新乡县西南张固城村),路博德平息了叛乱并派人送来了吕嘉的首级。武帝大悦,故取擒获吕嘉之意,遂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名“获嘉”,属司隶部河内郡,将汲县、修武两县的部分土地划归获嘉县管辖。
但“小修武”之名在西汉之后的史籍上就再难寻踪迹,仅在一些地理志中留有一些记载,但也存有很多讹误和相互矛盾之处。如清朝顾祖禹所著《读史堪方舆纪要》中记载的小修武城及齐州城为两处,但实际上应为同一个地方。谭其骧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也把小修武城定在修武城(今获嘉县)之东,可能也是受《读史堪方舆纪要》的影响。
西汉河内郡
那么齐州远在山东地区,但这里又为何被称为齐州故城呢?
据置于古城东墙附近的文保碑介绍:“据《民国获嘉县志》转《方舆纪要》载,南北朝时尝侨置齐州于此城,因以名。”而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则记载:“(地方)志云,南北朝时尝侨置齐州于此城,因以名。”也就是说,这个名字也是《读史方舆纪要》援引之前的地方志,南北朝时齐州是否侨置于此,并没有找到最原始的史料记载。
不过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各个割据政权为了争取战争中的流民,并让流民有归宿感,确实有侨置州县的传统。部分学者提到在公元年北魏曾在此侨置齐州,但我尚未查找到确切的史料,包括在北魏的正史《魏书.地形志》中亦未有明确记载。
东城墙剖面(或为东门)
无论古城是否曾侨置为齐州,但古城应不是北朝所建。从建筑形制上来说,北朝时期甚至更早的十六国时期的城池都已经开始建有马面,如著名的北魏洛阳城以及大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统万城遗址,四周城墙均筑有大量的马面,是城墙最重要的防守建筑之一,而这座古城则没有筑有任何一座马面;从城墙内遗存看,城墙内夹杂着大量的云纹或绳纹的陶片或瓦片,城内也发现有大量的陶片和瓦片残骸。这些残片从形制看,年代推断应在先秦时期或更早。因此从整体来看,古城的建造时期应为战国后期或秦汉时期,很有可能是魏国时期所筑的修武县治所在地,并为后世沿用。
城墙中的瓦片
绳纹瓦片
古城近似正方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北、东、南三面城墙保存较为完好,西城墙南段已无存,北段尚存有少量遗迹。残存的城墙高度约1-5米,其中北城墙最为宽大,底宽约25米,顶宽约13米,城墙内侧分2-3层,方便军士和马匹行走。
北墙分层
北城墙上方平整的地方大都种满了油菜花,东城墙北段由于城墙遗存较矮,已成为一条乡间道路,外侧是一条灌溉用的河渠。东墙南段保存较好,高度约4米左右,上面也大都种上了油菜花。东墙南北两侧各有一高台(角墩),内部中空,有烧灼痕迹,似被辟为烧制陶器的火窑。南墙整体偏矮,上面大都种着小麦和油菜花。在北、东、南三侧城墙的中间都有一个大的豁口,应为原来的城门。
东南角墩
南墙顶部
古城内部也大都建为农田和果园,一条道路从古城中间穿过,将古城从一个“口”字变成了一个“中”字。
由于地处中原地带,受气候、战乱等影响,能够保存下来的古城并不多,尤其是先秦时期所筑的古城更是少之又少。如果齐州故城真的如我所推断的建造于战国后期,至今则已超过年。城墙能够保存到如此程度,实属难能可贵,而遗留在古城内外的这些破陶烂瓦,成为这座古城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见证。
南城墙
实地探访古城,用脚步丈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