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巡礼立

  帝都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坐落于此,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这所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文化积淀丰厚的学校,始建于年,60多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桃李满天下誉满省内外。      这家省级文明单位,立师德铸师魂,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文化理念建设校园环境,育人于无声处。   

  立师德铸师魂树学校精神标杆      教育的品质是学校的品质,师德水准则是学校的精神标杆。      省经济管理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委班子成员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班子建设的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和校级领导联系师生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校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及时下发创建目标任务责任书,定期印发通报,加强检查指导,实现了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的良性循环过程。      学校坚持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强化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开展日常教学检查、授课情况摸底排查、师德师风评价、师德先进个人表彰等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志存高远、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教师。      省经济管理学校持续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立师德铸师魂活动,组织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征文比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党委还把教师的廉政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之中,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师生支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廉政承诺活动、警示教育活动、作风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全校无一例违法违纪事件。学校四名教师先后获得省高工委、教育厅颁发的文明教师奖,学校一名同志被教育厅选为师德师风宣讲团成员。   

  文化积淀丰厚形成八大专业群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历史久远,始建于年,隶属于河南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年停办,年恢复重建。      这所面向全省招生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人(其中在编教职工人),个教学班(其中顶岗实习56个,在校个),在校生人。开设有会计电算化、广告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食品加工、烹饪、现代服务等33个专业,形成了财政金融、经济贸易、艺术设计、机械电子、汽车、计算机、食品、现代服务等八大专业群,现有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三个省级重点专业点和工艺美术、会计电算化两个省级示范专业点。      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德育实验基地、全省就业培训基地、国家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学校、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特色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强校、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河南省“双高”(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被评为“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职业学校”,学校青年教师王明丽同志获得南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学校4名教师先后被省高工委、教育厅评为文明教师,学校和教职工个人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多项。   

  建立创文机制主题活动不间断      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场所,也是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      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建立了创文机制,党委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及时调整充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独立的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学校每年3月份召开全校精神文明建设会议,按照河南省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和全国文明校园测评细则,提前分解任务,制定工作台账。学校每年度出台《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      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设了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道德讲堂、文明建设专栏,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有载体、有阵地、有活动空间。学校强化督查督导,通过年初提前下发创建目标任务责任书,使学校各部门明确创建工作共同目标与部门、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各岗位。同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党办、监察室协助的督导小组,定期印发督导通报,形成了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日常德育活动、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抓好学生思想动向的活动。同时,学校还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召开各类学习、结合个人自学、党员“微党课”、“两学一做”知识测试、撰写学习心得、组织党员参观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用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梦”主题学习教育。   

  育人于景之中条条道路会“说话”      学校文化于景之中,每条道路都会“说话”,每个景点都能育人。      该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纲要》,在充分吸取优秀的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以及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现代职教文化、南阳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以“商圣范蠡研究”为突破口,精心组织了“研究商圣范蠡,建设文化名校”研讨活动,确定了学校“一训三风”的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及学校特点,再次修订并规范了校徽等标识,并在学校办公、公文、会务、宣传、服饰、环境等各个系统进行了统一运用。学校用文化的理念建设校园环境,让每条道路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把校园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充分发挥隐性教材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徜徉校园,绿意盎然幽雅宜人,各种绿树花卉错落有致;道路两旁和院墙上布置的名人名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长廊,精致美观典雅大方,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园林绿地,50多块“文化石”和“文化牌”,内涵丰厚;教室走廊,名言警句成为廊道风景,激发学生勤学苦练,成人成才;宿舍、教室、食堂等处,张贴悬挂的文明警示牌,温馨醒目,时刻提示启迪学生的心灵。      学校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和“两微一端”新媒体等阵地,不仅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还是学生们展示才华的平台;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在建设网站、微博、      学校还严格按照建设“平安校园”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管理并重”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寒暑假及重大节假日前,都要对师生进行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及防盗、防火、防事故等专项法制教育。同时,把环保教育和低碳节能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活动之一,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班会课、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教育实践形式,引导师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8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