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后裔记之韩平陵记

在河南省修武县域内,有多个以“韩”字命名的村庄,有“大韩村”“小韩村”“韩平陵”“韩蒋村”“韩庄”等。这些带有韩字的村庄,现在除了“韩平陵”以外,其他四个村庄却没有一户姓韩的人家。韩愈子孙在修武县域内创建的村庄河南省修武县李万乡韩平陵村韩氏始迁祖是韩愈第十世孙“敬先”。该支系上祖世系:一世……愈……居修武南阳城东关二世……昶……居修武南阳城东关三世……纬……居修武南阳城东关四世……濂……居修武南阳城东关五世……百发……居修武南阳城东关六世……殿光……迁徙修武前韩村七世……明道……居修武前韩村八世……迎印……居修武前韩村九世……淳……居修武前韩村十世……敬先,迁徙修武韩平陵村。修武《韩文公门谱》封面修武《韩文公门谱》记载至此。修武县李万乡韩平陵村韩文公祠,约年韩愈第十世孙敬先公迁居韩平陵后初建。年明朝小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战乱时被毁,留下青石台阶柱础和豪华雕刻精细门礅一对。现在的韩平陵村韩文公祠,是年后世子孙又在原址上重建,每年正月十五愈公诞辰日必祭祖。韩平陵村“韩文公祠”纵观世界各地韩愈后裔,有的支脉谱系较全,记载清晰,有的谱系只记人名代系,没有迁徙地,为后人考证带来诸多难题。虽然分居各地,但万枝终归一本。根据多地韩愈后裔辨别分析,现世界上的韩愈后裔,都是先人经过多次迁徙到达现在居住地的。但从哪里迁来,本族谱系没有记载,很多宗谱亦无描述,扑朔迷离,阴影挥之不去。在《韩文公门谱》记载的众多支系中,发现有一支系迁徙次数最少,而且从未离开过修武县境,被称为“千年未离故土的韩愈后裔”。河南省修武县李万乡韩平陵村,多户韩氏家中正堂前供奉着“敬先”公牌位,为韩平陵韩氏始迁祖,宗谱明确记载为韩愈后裔,“敬先”为韩愈第十世孙。后在《韩文公门谱》查找,十世孙中确有“敬先”此人,并且祖上和下一代人名记载相同。有传说该支系从获嘉宣阳驿迁此,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经查,获嘉县宣阳驿村韩氏,是韩愈公第二十二世孙“明”公迁徙地,修武县韩平陵始迁祖是十世孙“敬先”公,比宣阳驿始迁祖高出十二个代系,相差约三百多年,所以这个传闻应该只是一种猜测误传而已。但该支系是从哪里迁过来的哪?细查《韩文公门谱》得知,韩平陵韩氏始迁祖“敬先”公是从修武县前韩村迁走(古代前韩村和后韩村合并为现在的修武县大韩村)。韩平陵村韩氏先人迁徙情况,在《韩文公门谱》中清晰记载。即该支系前五世祖居修武南阳城东关,六世祖殿光开始迁徙修武前韩村,并在此居住到九世祖淳公,约二百七十年时间,再由十世敬先公从修武前韩村迁至现在的修武韩平陵村。在该村居住至今共三十三代人,约九百六十年之久,现有韩氏四百余人,人口繁衍已四十三世。另外武陟北官庄和焦作墙南村部分韩氏,传说都是从该村迁出。韩平陵支系仅有两次短途迁徙,成为唯一一支一千多年来从未离开过修武故土的韩愈后裔。在考证中还发现,韩平陵韩氏保存有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的《韩氏宗谱》,和明代战火留下的韩文公祠残垣及两个雕花门墩,为韩学爱好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5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