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财政积极助推革命老区走好乡村振兴路

河南经济报记者刘学中

  年以来,河南省财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累计筹措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85亿元,积极支持革命老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等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培育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新动能,有力促进了革命老区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打造乡村生态振兴示范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河南省财政筹措44.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提升,打造了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鹤壁市淇滨区“桑园小镇”、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等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如新县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从生态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着手,高标准打造八里畈镇丁李湾、周河乡西河湾、田铺乡田铺大湾等独具豫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了“青砖黛瓦临古道,砖雕石刻映山间,绿林森森栖飞鸟,流水潺潺照炊烟”的美丽乡村画卷。

  开展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河南省财政筹措26.9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开展道路、桥涵、垃圾污水治理、坑塘整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路灯、小型文体设施等小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解决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农村公益事业问题,提升改善了老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年以来,河南省财政筹措资金0.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努力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建设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红色美丽村庄,保护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涵养初心使命的实物教科书和凝聚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有效载体。如确山县竹沟镇依托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遗迹,努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大力打造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点,积极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让人们在体验性、参与性中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河南省财政筹措9.6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增强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如焦作市博爱县齐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以村委会名义成立了“博爱县兴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生产种植,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密切了村“两委”和群众的关系,增强了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拓展美丽乡村功能作用,发展乡村新兴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河南省财政指导革命老区加强产业规划与美丽乡村布局的衔接,充分挖掘拓展美丽乡村项目载体功能,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如田铺大塆,将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成功探索出“村落景区+观光休闲+地方文化”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焦作市修武县树立美学经济思维,突出乡村美学产业培育和美学产品打造两个重点,借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手工艺合作社、乡村大讲堂、乡村市集等一系列扎根乡村、留住乡愁的新业态,涌现出西村乡金陵坡村“云上院子”、当阳峪村“绞胎瓷小镇”、七贤镇孙窑村“电商直播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典型。信阳市浉河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紧紧围绕“毛尖源地山水浉河”品牌推动产业融合,打造了产旅深度融合的集云村、睡仙桥村等美丽乡村。

  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年以来,河南省财政筹措资金1亿元,聚焦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支持革命老区有关试点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学教育等农业旅游,建设融合农文教旅的田园综合体。如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信阳毛尖、生态环境”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茶旅融合,形成“农业+观光”、“农业+综合素养教育”、“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大力支持开展各类试点,助推乡村振兴探索。河南省财政先后筹措资金2.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等各类试点,努力探索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经验、新途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6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